有長期出版編輯經驗的我,至今常常夢想能夠”改變系統”,如出版社與書商、零售店的關係,出版社與作者的關係,作者與讀者的關係等。破報總編輯期間,我嘗試了許多改革與創新,除了改變刊物與讀者關係外,也使得刊物與場所形成親密的造文化的夥同關係。liker.lind所建立的ICSN以及NFT BOOK 顯然是非常珍貴、獨特而有遠見的。
ACID應該是我人生下半場。思考出版禁令(政治的,商業的,版權保護的),與無聊學術評比,昂貴封閉的資料庫後的新嘗試。我們也已經在各書商平台上上架,全球Amazon書店,台灣讀墨,KOBO,google play book。雖然選擇了電子書格式是DRM-FREE(沒有數位版權保護,可以下載後在喜歡的軟體上閱讀,也可以”借閱”給朋友)。但除了讀墨外 ,其他平台仍會加上DRM,Amazon因為加入kindle unlimited的服務,繁體中文版只能使用mac以及iphone系統閱讀,更為封閉。我們也使用INS自己的COOP進行交換。顯然的各有優缺點。
感謝重建兄的協助,在Edmond線上手把手教學協助下,ACID上架了liker.land的NFT書店。過程很神奇,看來陽春的介面卻可以實現夢想,有許多可以想像的願景。我覺得其中有幾個很棒的點:
一、自行決定價錢,出版與作者分成比例、經銷宣傳比例,可以為同一本書製作不同版本與格式,使用信用卡付款,作者與讀者可以直接交留,下載的書享有各種版本便利,可隨意使用,也可以轉售NFT。
二、liker.land的平台費用抽成非常低。傳統出版業給零售商家約55折到7折的書價,發行經銷1.5折到2折,幸運的話,出版社保底可有4折書價,扣除作者7%-12%版稅,所得不多,要維持好的編輯、版權談判、倉儲、宣傳真得不容易。作者與出版社在此系統下彼此折磨抱怨。amazon,google play, apple books, 讀墨,kobo的電子書商多半要拿30%的服務費,還需扣掉各種跨國稅務。而liker只拿10%,佛心。
三、對台灣使用者來說,最棒的是liker.land提供了stribe express的服務,可以輕鬆的設定stribe轉到台灣銀行的帳戶,賣多少一目了然,入帳也方便快速。
有心自行出版,或者兼顧傳統出版與數位出版的朋友,是非常值得進入的新世界。
取得ACID的方式:
一、NFT+四種書格式自選。Liker.land(購買後,需要使用Kpler錢包claim NFT,過程簡單,勿慌): https://liker.land/zh-Hant/nft/class/likenft1r5me9g3kln40mfgufmcnkn5hhl8tuucjtkgtf7xfcf57nmd4985q2dau37
二、繁體epub版
Amazon (US)https://www.amazon.com/dp/B0CBDBR5N5
Amazon (JP)https://www.amazon.co.jp/dp/B0CBDBR5N5
台灣讀墨(Readmoo)https://readmoo.com/book/2202803720001
KOBO https://www.kobo.com/tw/en/ebook/m3PCe_nnuDO-ejFhADSwjA
Google Play Books 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books/details?id=xfzJEAAAQBAJ&pli=1
三、使用INS發行的社會貨幣 $COOP 交換 ,簡繁,pdf/epub自選
若使用unipass錢包,可轉 6$COOP到此地址:
ckb1q3s56s9gdcdjn285mrvnh8em8y9lwsyq87se5603e9t3dcpfagym8x5dwz07ah92kt5d307acttge0jdw7puu705t3a
若使用L2 Godwoken錢包,轉 6$COOP到
caains.eth (0x0E659Baaf3EB20B5772BF015c29e6Bd7E5C33c06)
將轉帳截圖email to : inetworksociety@gmail.com 並註明需要簡體中文/繁體中文, PDF/EPUB格式。你將會收到期刊的下載連結。
ACID 試酸號目錄
試酸號目錄(ACID 0)《當不再有愛 有愛就不復存》
死亡前的加速公社 黃孫權
前言 張鐸瀚
專題:當不再有愛,友愛就不復存 WHEN THERE IS NO LONGER ANY LOVE, THERE IS NO LONGER ANY PHILIA 第七屆網絡社會年會選集
「當不再有慾望,就沒有愛,當不再有愛,友愛就不復存」 貝爾納·斯蒂格勒《技術與時間》第四卷未出版手稿的導論 | Daniel Ross
BI0FILM.NET:像細菌一樣抵抗 | Jung Hsu & Natalia Rivera
腦和心:將信任、關心和遊戲帶入點對點網絡 | Mai Ishikawa Sutton
時間與沈浸 從藝術家紀錄片到VR的創作 | 陳芯宜
LUMBUNG.SPACE | Farid Rakun & Julia Sarisetiati (ruangrupa 成員)
一般論文 技術與文化 TECHNOLOGY AND CULTURE
《狩獵愉快》 後現代語境中的新神話敘事 | 朱顏
線性歷史的終結 技術未來的單調想像 | 張鈺彬
溢出流媒體? Bandcamp 作為另類音樂平台的探尋 | 馬雅
紙上建築 ARCHIGRAM 形式美學與前衛預言之爭 | 鄭葉穎
算力時代的數位圖像生產與消費 | 袁孟如
志願計算專案中生成藝術的維繫功能 —以SETI@home和Electric Sheep為例 | 湯睿沄
深海之懼 技術推動的性暴力 |王思雲
無法互聯的連結 | 蔡澤銳
批評 REVIEW
把社會還給社會主義 ——評布若威《製造甘願》 | 孫彬發